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发出首张大模型专业能力测评合格证书
发布时间:2025-03-04 11:32|
栏目: 通知公告 |
浏览次数:100
2024年年底,伴随着农历新年的步伐,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发出了首张“能源双碳”大模型(以下简称“大模型”)碳排放管理技术(高级)专项技术合格证书。该大模型由北京理工大学碳中和系统工程北京实验室和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合格证书的获得,意味着国产自主大模型技术在领域应用日臻成熟,可为行业咨询、决策发挥重要参谋作用。我国高度重视AI大模型的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人工智能尤其大模型在各个能源行业场景中的融入,已成为能源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的核心引擎。作为国内能源双碳垂直领域首个大模型,项目研发团队紧密围绕低碳技术、政策、经济等跨学科、多维度复杂问题,开展了系统性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全面检验大模型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开展行业应用积累经验,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魏一鸣一行赴中心就行业人才评价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与研讨,达成在能源双碳领域大模型应用方面开展技术成果合作的共识。中心主任郝志强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周密工作计划。项目组从培训资源和内容的广度、深度、精度及学习方式的泛在性角度出发确定了碳排放管理技术(高级)学习课程体系,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多名专家参与测评试卷结构与试题的论证与优化,确保了试卷内容具有广泛性和科学性,符合“双碳”领域技术要求。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和认真组织,大模型如期完成了教学内容的学习,通过了中心安排的专业能力测评考试,所有学习过程与测评环节符合中心人才培养工程管理要求。经评阅,“能源双碳”大模型测评成绩在同期48名学员(47名社会学员)中总分排名第五,总分排名进入前10%,顺利通过了测评考试,达到了相关专项培训标准的技术水平。
通过对大模型阶段性评测,三方项目组认为,经过优化和持续学习,大模型可为各类新能源企业提供从“企业大脑”到“生产手脚”的人工智能全方位解决方案,为促进我国能源双碳领域企业数智化转型,加快形成创新能力开辟了新路径。